艺术简历
靳之林,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会员,文化部艺术(美术)专业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金质十字勋章。其代表作品有《南泥湾》《毛主席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罗盛教》《公社女书记》等。
靳之林的人生经历是分段式的。作为画家,他在“文革”前创作出了许多表现新中国现实主义作品;1973年底到延安之后,他画了一批反映延安和延安人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多是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油画;1987年到1997年,靳之林主要进行民间美术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本原文化精华;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靳之林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又重拾画笔。他走遍陕北,画情画景,从此进入绘画创作的盛期。
靳之林多年来一直从事民间艺术考察与研究,开办农民剪纸、壁画、农民画等各式各样的农民美术班和美术小组,普查、挖掘和抢救陕北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包括古代石窟、秦直道、早期文化、民俗民艺等。1985年,靳之林发表《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之后,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主任杨先让邀请靳之林带领陕北剪纸高手到学校表演,由靳之林进行教学讲解,直接促成了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成立。已出版专著《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和《中国民间美术》。
靳之林在考古、民俗学、文化学、美术创作方面都有成果,这些成果在靳之林的血液中融会贯通,汇聚成靳之林独特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面貌。作为新中国的一代艺术家,靳之林自觉坚持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引的文艺方向。靳之林的油画艺术走的是中国的现实主义艺术之路,与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同步,他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给油画这个外来画种增加了独特的面貌,也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
社会任职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社会活动
靳之林的油画作品《南泥湾》参加中国美术馆1991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和2000年“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公社书记》入选1997年“中国油画肖像画艺术百年展”、2004年馆藏“中国美术馆百年展”和2007年“农民·农民”馆藏展,《打机井》1998年入选“中国美术50年展”(日本东京),《新抗大》2008年入选“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作品《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罗盛教》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作品《公社女书记》《春耕》《延安山花》《打机井》等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2000年靳之林应邀在法国比利时艺术节期间到巴黎举办油画个展;2003年在北京举办“大自然·黄土地—靳之林油画山水、花鸟写生画展”;2004年在巴黎举办“中国油画山水、花鸟个展”;在西安举办“回归黄土地—靳之林油画展”;2008年在北京举办“靳之林条屏·山水与花鸟油画展”;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靳之林油画大展”和《靳之林现象》画册首发式;随后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万物与我合一、万物与我生生不息—靳之林油画大展” ;2011年,“故乡之路—靳之林的绘画艺术展”在北京 798 艺术区的久画廊开幕,这是靳之林作为随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老艺术家在798艺术区的首次个展;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展览厅举办“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 ;2013年,由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联主办的“故乡情·中国梦—靳之林家乡艺术大展”在唐山博物馆举行;2014年,作品《陕北农家小院》参加《高原·高原——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2015年,作品《怒吼吧!黄河》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作品《家族晨曲》参加《写意中国——2015中国国家画院年展》;2016年9月10日,作品《壶口飞瀑》和《芍药》参加《化境——当代油画写生作品展》;9月23日,《丹青家传之十——靳之林、靳山菊作品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举行;10月22日,作品《黄河激浪》、《家族晨曲》、《白玉兰》、《西岳华山》、《鸡冠花》等参加《翰墨长安 唐诗意象——全国名家邀请展》;11月6日,“大道之行——靳之林的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展”在唐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