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

北方文学艺术创作交流中心总经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王立波
性别
出生日期
1957年7月
民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黑龙江省巴彦县
最高学历
高中
职业
代表作品
著有《王立波旅游散文集》和《旅游影像集》,诗词作品和游记散文,散見各级杂志,媒体等。
主要成就

艺术简历

   

      王立波,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人。1985年在哈尔滨铁路局,兴隆镇站参加工作,担任第三产业贸易公司主任,客运值班站长。本人酷爱文学艺术,诗词歌赋,散文,朗诵。1990后创办北方文学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和广西中天阁红木家俱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

     著有《王立波旅游散文集》和《旅游影像集》。诗词作品和游记散文,散見各级杂志,媒体等。



社会任职

鱼峰山上看柳州


         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工业重镇。柳钢、柳州重型机械、柳汽五菱等全国知名企业,为广西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为广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就是这样一个重工业基地,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城市,更是一座山水多姿美丽的生态城市。如果你只走在柳州的大亍小巷,你可能会觉得柳州和其他城市没什么两样,你一旦走进鱼峰山公园,登上鱼峰山的山顶俯瞰柳州,你才知道柳州原来是一城高楼半城山,百里柳江绕城环的绝美城市。   

很早就听说,柳州是因为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而得名的城市。这次游览柳州,这样的说法倒是略有差异。唐贞观八年(634)年,柳州因柳江而得名,柳宗元是公元815年到的柳州,因为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人们把柳宗元称做柳柳州。他的文章更是使柳州名闻天下。所以历代认为柳州是以柳宗元而得名就是情理之中了。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805.jpg
       广西五月正是看山看水的美好季节,应柳州文化馆H先生的邀请游玩柳州,在游玩其间,我们重温了少年时期读过的巜溪居》巜渔翁》巜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柳宗元在柳州时写的文章,还有柳宗元第一次在湖南永州时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诗句(永州就在广西的边上)。在柳州重温柳宗元的文章,特别怀念这位唐代的文学家。

       一座城市只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不够,还应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景观才会让人更有激情。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836.jpg 
       在柳州游玩其间,一边游览柳公祠,一边吟诵着柳公的绝美诗句,一边观看着百里柳江明丽的风光,真的是对心灵最好的滋润。柳州虽然没有桂林阳朔山水那样全国最知名的景区,但柳州的附近县区,却是让你感觉处处新奇看不够又爱不舍的景致。融水县的石门天桥洞,融安县的红茶沟玻璃栈道,鹿寨县的香桥岩溶洞,金秀县的大瑶山美村峡谷风光,这一切都在默默灵动地述说着柳州的美丽迷人。

       游玩的最后一天我们登上了座落在柳州城市当中的鱼峰山顶,这座山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峰,城市中这样的山有好几座,只是鱼峰山最高,登上山顶让成市的所有高楼都成了你的脚下风景。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842.jpg
       在鱼峰山上俯瞰柳州,万里晴空下,柳江在城中拐了一个U字湾,然后带着柳州走向远方,走向风光如画的华南五岭。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和半城的喀斯特地貌的山群峰与城市群居在一起,让城市变得新奇独特,生机勃勃。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山水,如果你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会把你迷晕在这里。让你流连忘返。

临别的晚宴上,H先生说道,"我们枊州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柳州不但有鱼峰山这样的美景,不但有柳宗元先生的文章诗句,我们柳州的美女会梳头也是天下闻名的。于是他便唱起了《柳州姑娘会梳头》那首歌:黄杨扁担软溜溜,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呀,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831.jpg

       人说柳州的姑娘好呀那么,

       姐哥呀哈里耶。          

       柳州的姑娘会梳头呀。

       大姐梳一个盘龙髻呀,

       那么姐哥呀哈里耶,

       二姐梳一个插花柳呀,姐呀姐呀,

       插花柳呀那么哥呀哈里耶。

       只有三姐呀么梳的俏呀那么,

       梳一个狮子滚绣球姐呀姐呀,

       滚绣球呀那么哥呀哈里耶……。

       柳州的风光是那样的美好,百里柳江的风光是那样的明丽,每当哼起这首旋律,鱼峰山上看柳州的情景就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出来。 


王立波:五月写于柳州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851.jpg

社会活动

自然心曲,放歌敕勒川


       我爱草原,因为它象海洋一样广大深远;我爱草原,它会使人思绪驰骋浮想万千;我爱草原,在那里歌声才会辽远。

微信图片_20230217151028.jpg
       没去过草原的人,你不会知道那草原的宽广,你也不会有粗旷豪放的性格。过去,我只在书本上看过北朝民歌描写的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不能怎样撼动我的心扉。可是,那年我在呼浩特由四个牧民哥们的陪伴下,骑马去土默特左旗敕勒川草原,沿途的经历使我真真的迷上了草原。


微信图片_20230217151006.jpg
       六月的草原,正是土默特草原草青水美,牛羊遍地的季节。骑在马上,远远望去,大自然织就的无边绿毯平铺在草原上。金黄的小花淹没了马蹄,湛清的湖水,蔚蓝的天空,斑斑的白云同苍鹰一起飞过头顶,把草原的美景一直带向很远很远。

       陪同我的四个牧民,都是好骑手、好歌手,一路上真是赛马不断,歌声不绝。

微信图片_20230217151012.jpg
       我们平时唱草原的歌,都是经艺术家加工的歌曲,而牧民们自由歌唱的长调是那样的粗旷豪放,无拘无束,辽远深广。只听格音巴尔在远处唱起,厄尔多斯啊哈嗬,是水草丰盛的地方,美丽的姑娘哟啊嗬伊,象火焰在我心中燃烧。那歌,曲曲折折的妆饰音变幻的长调是任何歌唱家也无法再复制的。那歌声完全是随着心曲的跳动而飞出的。在清香的空气中混合溶化,句句融入自然。这歌声印证了我曾经听过的<永远的长调>中描写牧民自由歌唱的情景:"牧马人随口唱出的歌谣'离开马背在春风里飘'落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流淌成河水一样悠扬的长调"。此时,我的心如喝醉了醇香美酒,如诗如仙。那种感受真是既无法形容也无法表达。随即,巴特尔也在远处和道:春天来到厄尔多斯呀哈嗬,姑娘从毡房来迎接我啊依嗬。


微信图片_20230217151020.jpg
       我也不知从那里冒出一句,情人在远方,哈伊啊哈伊,心曲向谁说。四个牧民哥们听我也会唱草原歌曲,策马跑来,一致要求我唱一首规范的歌曲,当时在自然的浸泡下,心境极佳,又正值上午九时左右,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无际的金黄小花。把自己融入自然的时刻能有几回,心曲一动,于是词曲自来。

       金色的阳光照在草原上、

       辽阔的草原遍地是黄花,

       辽阔的草原遍地是牛羊,

       苍鹰和白云一起飞过头顶,

       把草原的美景带向远方,

       带向远方。

       我手握牧羊鞭,

       把嘹亮的赞歌唱,

       白云白云你慢些走,

       请你把我幸福的歌儿带上,

       啊哈伊啊伊,

       草原的天空是这样蓝,

       花是这样香,

       微风吹过绿草翻波浪,

       远处的青山象一张图画,

       使我心胸无限宽广,

       我骑着马儿奔驰在草原上,

       向那起伏的青山扬起翅膀。

       啊哈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乡,

       在你的怀抱里,青春永远在我的心上。

       这样说说唱唱,来到了一座蒙古包。主人叫格木尔,是格音巴尔好朋友,听见歌声,早已和女儿宝日英嘎在蒙古包外迎接我们。进了蒙古包,宝日英嘎煮好了奶茶,就在我身边坐下,看着我津津有味的喝着又膻又涩的奶茶,又多情又好奇,偶然一回头,四目相对,宝日英嘎的脸上现出了一片红霞。这情景被格木尔看见了,他用疼爱的语调说:宝日英嘎该你请客人唱首歌啦。宝日英嘎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拉起宝日英嘎说:咱们合唱一首《草原晨曲》好不好?一句话正说在宝日英嘎的心上,于是,我们象双翼的神马,飞弛在草原上,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伴着格木尔的马头琴,这声音飞出蒙古包飘向很远很远。

微信图片_20230217151023.jpg
       分别的时刻到了,宝日英嘎从胸前摘下佩戴多年的串珠深情地送给了我。    

岁月飘过了好多年,每当想起草原、想起敕勒川'我就会想起宝日英嘎在金色的夕阳下,久久地向我们挥手告别的情景、那情景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难忘。那串带着她体温的串珠,经常会拿出来把玩,宝日英嘎似乎还在我身边、让我终生怀念。那情景已经永远溶入了我生命的记忆……


王立波:写于敕勒川草原


个人作品

〈 水调歌头〉元宵


微信图片_20230217142916.jpg


微信图片_20230217142808.jpg


十五月如镜,

焰火漫星空。

千歌髙唱此夜不尽心潮声。

则有微风花下,

稻谷满山香时,

四季幻无穷。

唯在首圆夜,

倍觉更情浓。

礼花放,

灯遍地,

载歌行。

欢声笑语喜庆佳节乐升平。

传向嫦娥宫阙,

抒䄂撒花起舞,

天上世间同。

倾刻遍环宇,

星月愈增明。

微信图片_20230217142910.jpg

微信图片_20230217142800.jpg

漓江源水煮山鸡

生命多吹五月风,
山水经春百媚生。
新发绿叶如甘霖,
沁人心中便年轻。
老山界上看五岭,
漓江源头听水鸣。
翠竹掩映农家院,
柴火山鸡更牵情。


微信图片_20230217152834.jpg

微信图片_20230217150701.jpg

漓江游记

       猫儿山又称老山界,是华南五省境内最高山峰,海拨2142米。红军长征时期湘江战役后,为绕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只能翻越老山界冲出重围。毛泽东翻越老山界时曾写下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可见老山界的雄伟。  

结缘老山界还得感谢书法家旅行家乚先生,乚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壮游中华大地,曾走过中国大地的许多地方,对中国的山川河流地域了如指掌。有一次他和我谈起了广西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和老山界,使我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俩便驾起车子奔向兴安县。先游览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修建的伟大工程灵渠后,又奔向华南最高峰猫儿山--老山界。其时正是广西的初春三月,也正是老山界上十里杜鹃花争奇斗艳的花期。当登上山颠,放眼望去,不仅仅是那美不胜收盛开的十里杜鹃,更有那葱郁壮美的华南五岭。

       当下山时我们阴差阳错地遇见了一个农家乐小院,正是这个农家小院害得我相思牵挂了好几年。    这个农家小院,只有一样东西招待游客。那就是山间流水煮山鸡。农家在山间溪流的竹林里,支起铁锅,用竹柴烧火,顺手把流动的溪水舀入锅中,捉只在竹林中自觅虫食的原生态山鸡用溪水洗净,切块入锅,再加上随手就挖出来的鲜竹笋,那原始的环境和清觧的味道,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任凭时光流逝,经常重复多次地再现。我忽然悟出,那就是怀念。离开时店家告诉我们说,我们这里很不好找,再想吃的时候,你要记得漓江源就好了。并把不远处漓江源的石碑指给我们看。

       今年的疫情淹没了广西的大好春光,更淹没了每年遍地的三月三歌节,直到五一假期,广西各地政府开始鼓励人们出去走走,以恢复箫条的旅游业。于是我和乚先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山界脚下的漓江源,和漓江源水煮山鸡。当我们辗转多时又来到这深山竹院时,终于又再现了怀念中的情景,又终于找回那年的味道。只是鲜竹笋过了时节,已长大成竹,不能下锅。店家看出了我们的遗憾,为我们随手割了把山韭菜做为辅料,却也新奇美味。

当人们找回一种感觉,找回怀念中的味道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期盼中的满足。美好的事物,从怀念到再一次获得或相遇,又到下一轮的怀念,往往复复,这就是人生。 

         兴安县的灵渠,老山界,漓江源头,百里柳江,大瑶山金秀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其实都在桂林200公里风景圈内,我们在五一假期返程途中经阳朔县时,由于疫情的阴霾在人们心中还没有散尽,出游的人很少,著名的阳朔西街基本没人,更看不到一个外国游客。各种特产无人问津,闻名世界的啤酒鱼店虽然仍是众多开张着,但食客廖寥,宾馆客栈打折削价,眼巴巴盼着客人落宿。看到这些景象,天气虽然38度的气温,心中却是有些苍凉。人们需要大好的风光滋养身心,可大好的风光也需要人们去欣赏,世界需要相互依存才能蒸蒸曰上,兴旺发达。

       人的生命是被广阔的山水滋养着,是被新生的绿叶滋养着,是被各种小小的欲望滋养着,是被各种情感滋养着,各种灾难即使没发生在你本身,但它也会影响到你的精神世界。当游人如织的时候,你可能会烦人太多,当游人寥寥时,你又会觉得失落,这是因为疫情的阴影在无形的影响着你的精神深处。
       五一假期结束了,期盼着生命再吹明年的五月风,期盼着山水经春百媚生,期盼着凭手中的照片,再一次涌起去吃漓江源水煮山鸡的激情。

王立波:   五月六日写于老山界漓江源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