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傅小石,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残联理事。
傅小石先生是国画大师傅抱石之长子,自幼受父亲熏陶绘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从1957年起即历经坎坷,先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时又因保护父亲的画而含冤入狱十年,致使左腿断残。在狱中,花七年时间写成四万多字的《图案设计新探》文稿,并不断进行素描创作。在1979年平反时,傅小石突发脑中风半身偏瘫,因改用左手作画,形成了独特的左笔泼墨没骨人物画风。1980年至今在全球多地共举办30多次个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代表作有《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敦煌壁画》、《木兰从军》等。
社会任职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的特邀顾问,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
社会活动
1956年 在校时参加京津版画展,并出版了明信片《护城河之夕(木刻)》。
1956年 《版画》第一期封三印有铜版画《早读》等。
1961年 参加了全国美协举办的版画展,作品有《我们相见在天安门》、《怒潮》等两幅。
1962年 参加江苏水印木刻展览,作品有《船厂》、《张寒月》及《虎丘塔》等三幅。
1963年 10月,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有《斗争万岁》、《胜利万岁》两幅。
1964年 在解放军画报出版了版画《黑人斗争》;同年在中国文学(英文版)发表了速写《傅抱石在构思作画》;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明信片《黑人依斯波尔像》、《人民万岁》。
1966年 文革时热心于创作版画,并画了不少油画像。
1972年 2月,创作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美髯公朱仝》两幅作品。
1977年 努力创作;改原学版画为国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近百幅泼墨没骨人物画。
1980年 至今先后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国内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共举办29次个展,作品均被以上国内外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敦煌壁画》、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作品展参加了,共有《断肠人在天涯》、《神童》、《盘丝洞》、《十叟长寿图》、《红楼梦人物》《荆轲刺秦王》、《雪》及《琵琶行》等八幅作品。
1982年 作品《文姬归汉》选入赴广州展出的《江苏国画展》。
1982年 为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白蛇传》、金陵书画社出版的《金陵五记》小说画封面、为《青春》丛刊及小说《苦海》画插图、为江苏美术出版社画大型连环画聊斋故事《黄英》。
1982年7月 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傅小石、傅二石兄弟画展,展出六十幅作品;另有四幅版画由省美术馆收藏并借展。
1983年 春节,参加砚友迎春书画展览,作品有《拉郎配》、《诗思》、《问道图》、《齐人》、《鲍金花打擂》、《祖冲之》及《行吟图》。 4月24日在扬州个园举办傅小石画展;共计60幅作品。
1985年6月3日,在南通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个展,还为南通师大美术系学生讲学。
1985年 8月参加香港集古斋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展览。9月作品《敦煌》被苏州古吴轩收藏并赴保加利亚展出。 1998年 3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 》中的素描关P105(少女)P106(缝补)均为傅小石画其夫人的素描作品。
1998年 江苏美术节作品《离骚》获奖。
1999年 作品《木兰从军图》在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2000年 10月,中国艺术节作品《秋游图》选入国际中国画大展作品集P143。
2001年 作品《花木兰》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9月底在京展出。
1956年 在校时参加京津版画展,并出版了明信片《护城河之夕(木刻)》。
1956年 《版画》第一期封三印有铜版画《早读》等。
创作中的傅小石
1961年 参加了全国美协举办的版画展,作品有《我们相见在天安门》、《怒潮》等两幅。
1962年 参加江苏水印木刻展览,作品有《船厂》、《张寒月》及《虎丘塔》等三幅。
1963年 10月,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有《斗争万岁》、《胜利万岁》两幅。
1964年 在解放军画报出版了版画《黑人斗争》;同年在中国文学(英文版)发表了速写《傅抱石在构思作画》;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明信片《黑人依斯波尔像》、《人民万岁》。
1966年 文革时热心于创作版画,并画了不少油画像。
1972年 2月,创作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美髯公朱仝》两幅作品。
1977年 努力创作;改原学版画为国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近百幅泼墨没骨人物画。
1980年 至今先后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国内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共举办29次个展,作品均被以上国内外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敦煌壁画》、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作品展参加了,共有《断肠人在天涯》、《神童》、《盘丝洞》、《十叟长寿图》、《红楼梦人物》《荆轲刺秦王》、《雪》及《琵琶行》等八幅作品。
1982年 作品《文姬归汉》选入赴广州展出的《江苏国画展》。
1982年 为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白蛇传》、金陵书画社出版的《金陵五记》小说画封面、为《青春》丛刊及小说《苦海》画插图、为江苏美术出版社画大型连环画聊斋故事《黄英》。
1982年7月 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傅小石、傅二石兄弟画展,展出六十幅作品;另有四幅版画由省美术馆收藏并借展。
1983年 春节,参加砚友迎春书画展览,作品有《拉郎配》、《诗思》、《问道图》、《齐人》、《鲍金花打擂》、《祖冲之》及《行吟图》。 4月24日在扬州个园举办傅小石画展;共计60幅作品。
1985年6月3日,在南通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个展,还为南通师大美术系学生讲学。
1985年 8月参加香港集古斋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展览。9月作品《敦煌》被苏州古吴轩收藏并赴保加利亚展出。 1998年 3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 》中的素描关P105(少女)P106(缝补)均为傅小石画其夫人的素描作品。
1998年 江苏美术节作品《离骚》获奖。
1999年 作品《木兰从军图》在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2000年 10月,中国艺术节作品《秋游图》选入国际中国画大展作品集P143。
2001年 作品《花木兰》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9月底在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