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

雕塑家、书画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潘鹤
性别
出生日期
1925年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广州市
最高学历
广东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
职业
雕塑家、书画家
代表作品
《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
主要成就
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
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

艺术简历


       潘鹤,1950年进入广东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60年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历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他是广东当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的雕塑家、教育家,是影响20世纪中国雕塑创作发展进程和教学体系形成的巨匠。

从艺70年,潘鹤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深入生活、关怀现实和表达人文情怀的艺术理念创作了大批与时代发生共鸣和响应的经典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课余》《省港大罢工》,到七八十年代的《广州解放像》《珠海渔女》《开荒牛》,以至本世纪初的《广东抗非典纪念碑》,这些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已成为国家历史的注脚、时代民生的记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历史、社会、人文价值,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影响。《艰苦岁月》被称为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收编入全国小学课本,《开荒牛》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至今坐落在深圳市政府广场,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象征。

       从事美术教育近50年,潘鹤身体力行推动雕塑教育发展,寻找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路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率先向全国提出“雕塑主要出路在室外”“社会主义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观点和文章,同时还将城市雕塑创作课程引入高等艺术教育范畴,大力发展城市雕塑,用城市雕塑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是全国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潘鹤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公认,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更被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其传略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名人录》及《国际名人录》。

       多年来,潘鹤的创作始终坚持“真善美”,用作品传递对人性真诚的信念,同时,他对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在其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的大型户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分布于国内六十多个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社会任职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社会活动

作品有《艰苦岁月》《怒吼吧!中华》等,《白求恩像》(合作)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

1984年,铜雕《开荒牛》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

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潘鹤雕塑园”。年青时曾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

1980年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优秀雕塑家”称号 。

1997年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广东美术馆潘鹤雕塑园”。

2003年获中央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称号。其艺术成就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

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政府为其在海珠区建立占地40亩的“潘鹤雕塑艺术园”。

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联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颁布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获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

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2015年,潘鹤荣获第二届世界广府人“十佳人物”。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